现在每一列车就是一个“列车电控系统万国博览会”,其冗余水平、安全等级、检测及控制逻辑甚至通讯接口都各自为政,造成大量不可预测的电气及控制故障。为了适应未来的数字经济,达到预测、预见性运营与维护,应当对这一现状进行革新,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弯道超车的机遇之一。——李相泉
随着经济与科技 “双雄”的快速发展,作为当今全球电气化铁路高速增长的代表之一,后来居上,从“制造”到“智造”的快速转变,让世界看到了技术崛起的力量。在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的时间格局里,有这么一群为之奉献,却又默默见证发展成果的耕耘者,李相泉便是其中的一个。从莘莘学子,到业界专家,他以“置身其中”的方式见证了轨道交通从弱到强、从依靠外来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身为天津益昌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的李相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铁路电气化系统的研究,曾在英国、德国等铁路电气化公司担任总经理,现在仍然兼任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轨道交通动态接触技术研究室的副主任。作为行业内的知名专家与企业负责人,他带领天津益昌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一路开拓创新,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案理论因地制宜的应用在产品上,为益昌成为业界翘楚奠定了质的基础。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钢铝复合接触轨、受流靴、受电弓等,并具备专业水平的设计、生产、测试及安装和维护能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我们有希望基于过去几十年国际上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应用的基础,改变这个现状,创新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而后,1879年5月31日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上,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迄今为止,电气化铁路已经经历了130多年的历史。随着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也如同“雨后春笋”,进入建设密集期,以部分城市为代表的快速发展型城市为例,随处可见的是一派修建的繁忙景象。但与实际建设“火热”情形相悖的是目前国内许多相关技术仍停留在早期的阶段,与现代化高速、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相比,有严重的滞后性。对此李相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专业分工过细等原因,使得系统性改善的思考在全球内处于停滞状态,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电气化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虽然铁路无论是在里程上还是速度上都在国际上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推行的“高铁走出去”、“一带一路”等行之有效的战略,更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铁路的热潮。基于此,李相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铁路或是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上所取得的成就是瞩目的,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轨道交通在技术层面上就是先进的。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创新模式及新产品的实践应用方面。“现在的轨道交通技术多半成熟于几十年前的发达国家,目前许多技术已经落后,但由于轨道交通关乎生命安全,对于没有经过运行验证的新技术一般不敢使用,使得新技术很难在实际线路上运用,因此致使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创新进入死循环。”
对于如何解开这个“死结”,李相泉认为,办法之一就是建立一条“新产品运行分析试验线”。该试验线与“型式试验”的运行不同,主要是对创新产品进行分析、调试和验证,并针对新产品的优异性能制定新的行业标准。试验线路接近实际运行的线路条件,并配备各种数据收集、监测及分析系统,为试验项目提供数据分析及改善方法。该实验线可以对铁路产品的所有部分进行运行测试,包括基础设施、信号、电气控制、车辆及车载系统等。他介绍说:“目前,青岛市正在建设国际级高铁技术创新中心,希望该中心能够以‘高铁试验线’为核心,并向全国高铁产品供应商及科研工作者开放。我们正在联合有关轨道交通联盟及各有关政府筹建‘国家级城轨技术创新中心(及城轨运行分析试验线)’,如果该试验线能够建成,将对我国城轨技术创新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会使之前被压制的城轨技术创新能力得以爆发,这也是我国城轨技术超越巅峰后来居上的最佳途径。”
面对技术与需求不平衡的现状,如何突破瓶颈,实现“质”与“技”的量价齐升,是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李相泉认为这是市场的挑战,也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我们有希望基于过去几十年国际上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应用的基础,改变这个现状,创新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提供轨道交通输电领域的前沿科技及智慧方案
——“我们已经开始了发明专利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久将展示全新的输电理念,或许会推动铁路输电领域颠覆性的改革。”
一直以来,益昌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轨道交通新技术,引领输电领域新潮流”的理念为使命,以创造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为己任,是轨道交通输电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者和领导者。益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及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目前,其生产的接触轨系统产品工艺精湛、质量可靠,在国内及中东市场饱受好评。为了准确满足市场的需求性,益昌在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从而生产出了“适时、适地”的产品,比如适合于160公里/小时车速的城轨输电技术、零下60摄氏度的高寒输电系统、消除弥散电流公害的四轨回流系统、独轨云轨的安全输电系统等。
李相泉介绍说,目前市场对现有输电产品的要求主要包括六大方面:输电系统与受流器紧密精确配合;基本不受自然环境风雨冰的影响;适合于每小时500公里以下任何速度;坚固、无恶性故障、无安全触电事故;成本相对较低,系统运营简单可靠;寿命长达50-100年等。针对这些要求,益昌生产了包括钢铝复合接触轨、受流器、受电弓等现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近期,还基于对未来市场的预判开发了新的输电型产品,包括键盘受电弓、滚动受流靴、高寒输电研究、高寒输电方案、提速系统方案及专利产品等,为行业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李相泉认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随着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和投资的不断增加,必将加大铁路专用设备的采购,为铁路专用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契机。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特别是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是根据不同铁路和地铁线路进行设计的产品,具有很强的行业壁垒、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客户壁垒及人才壁垒,这些客观的要求,将会对市场的发展形成刺激性的指导,“目前,我们益昌已经开始了发明专利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久的将展示全新的输电产品,或许会推动铁路输电领域颠覆性的改革。”
据了解,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益昌已经取得六项软著作权,三项国内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目前,公司正在申请的专利共十四项,其中发明专利七项,已有三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办理登记手续。
未来轨道交通输电系统发展的“新”与“革”
——“轨道交通输电系统仍将在长时间内以接触受流为主,但输电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2017年6月,天津益昌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此次的顺利挂牌,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言,可谓是又迎来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质变。而企业性质转变之后,公司对于未来的产品发展也重新做了规划调整,在保证原有产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研发二代产品、三代产品、四代产品及五代产品,致力于从滚动式受流器、键盘式受电弓等实现输电模式效率的首次飞跃,逐层次过渡到智能非接触输电系统的应用,从而实现输电技术的彻底革命!基于此,李相泉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克诺尔供电科技公司做总经理兼KB全球车辆供电专家期间,对铁路电气及控制系统各部分‘各自为政’的现象感受深刻。现在每一列车就是一个‘列车电控系统万国博览会’,其冗余水平、安全等级、检测及控制逻辑甚至通讯接口都各自为政,造成大量不可预测的电气及控制故障,为了适应未来的数字经济,达到预测、预见性运营与维护,应当对这一现状进行革新,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弯道超车的机遇之一。”
而就轨道交通输电系统的未来趋势,李相泉认为关键在于两个字:“新”、“革”,即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轨道交通输电系统仍将在长时间内以接触受流为主,但输电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新的输电系统将基本不受自然灾害(暴风、冰雪等)的影响,现在的摩擦受流方式将被颠覆;受电弓受流器结构大大简化,可靠性及载流量成倍增加,智能输电机构将被广泛应用。无线传输技术也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磁悬浮”及“单体环线”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天津益昌越发熠熠夺目。在稳健成长的同时,益昌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并且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道路,使公司一步步走向行业前沿,引领行业的发展。而今的益昌,正在大步向前,正如李相泉所言:“我们在努力,也在改变!我们的目标是惠及天下,放眼全球,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