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成都至自贡线(不含天府机场段)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第二次信息公示,敬请社会各界关心项目建设的人士对项目建设的环保问题提出宝贵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新建铁路成都至自贡线(不含天府机场段)
建设单位: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高新区、简阳市、天府新区)、资阳市(雁江区)、内江市(资中县、威远县)、自贡市(大安区、沿滩区四市九个区(县)。
(1)建设内容及规模:(1)成自正线:成都东(不含)至自贡东(不含)建筑长度175.741km(其中天府机场先期开工段7.84km),运营长度178.266km;(2)相关工程:①左线绕行建筑长度13.475km,右线绕行建筑长度13.022km,双线段建筑长度7.45km,②成都南联络线:左线建筑长度2.135km,右线建筑长度0.987km,合计长3.122km,③天府动车所及动走线:左线建筑长度2.2km,右线建筑长度2.419km,双线段建筑长度3.38km;(3)全线共设车站8个,其中利用既有或在建车站3个(成都东站、自贡东站及资阳北站),新建站5个(成都天府站、天府机场站、资阳西站、球溪站、威远站);(4)成自铁路正线为高速铁路,除成都东出站端、成都天府站范围、动走线铺设有砟轨道外,正线其余地段、成都南联络线、资阳北支线均铺设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5)速度目标值:成都至天府新区段250km/h,天府新区至自贡段350km/m;(6)桥梁工程:正线新建特大、大中桥梁89.6km/124座;(7)隧道工程:正线新建双线隧道43.5482km/17座;
总 投 资:工程总投资4143629.23万元。
建设工期:本项目拟于2019年2月开工,2023年2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8个月。
二、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要点
(1)施工期
施工期由施工生活、生产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等造成的局部区域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施工期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
①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期路基、桥梁、站场工程及取弃土场、弃碴场对土地利用、地表植被、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及生态敏感区影响强度较大,隧道工程、施工营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对土地利用方式、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影响强度一般。环保措施:工程施工期应重视对沿线两侧自然林木的保护,工程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人群的教育管理,严禁打鸟、猎鸟或猎杀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工程占地进行恢复等措施。
②声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等固定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压路机各种运输车辆等流动源产生的噪声影响。各施工阶段常用施工机械及运输机械车辆噪声。主要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对施工噪声的管制条例,施工场地场界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控制施工期噪声的影响;在经过居民区等敏感点时,施工要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在夜间(22:00~06:00)和中午(12:00~14:00)不得使用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根据需要采取如调整或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围挡施工等噪声防治措施。
③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工程活动主要有: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导致废气排放量相应增加;施工过程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等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扬尘等。环保措施:施工期应有防治施工扬尘的工程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人口稠密的施工地段,应制作一定的警示标志和栅栏;对车斗上建筑材料洒水或覆盖保护;各施工场地应随时洒水防止扬尘,必要时在其周围搭盖简易围墙,以减少扬尘的污染影响;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设施,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等措施。
④水环境影响
本工程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混凝土搅拌废水、桥梁、隧道等工程施工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这些废水进入水体,会对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但铁路工程施工结束后,这些污染将随之消失。环保措施:(1)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施工营地尽量租住当地房屋,生活污水纳入城市下水管网;对于乡村无城市下水管网的地区,施工营地一般选择距工点较近、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充分的当地民房,其粪便、厨房污水、洗浴等污水可利用既有排水设施排放;若自建施工营地并施工营地没有完善的市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生活污水经自建化粪池处理后或移动厕所收集后用作农肥;(2)混凝土搅拌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地洒水降尘等施工作业或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相应标准排放;(3)隧道废水处理措施:对龙泉山一号隧道、龙泉山二号隧道、李家山隧道、松荫观隧道、长征隧道实施隧道施工涌水和废水的清污分流,涌水排放,废水进行处理;对于工程量小、施工期短,且施工废水不直接排入III类水体的隧道进出口或辅助坑道出口处施工期施工废水采用三级沉淀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排入附近冲沟或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对于工程量较大、施工期短,且施工废水可能汇入敏感水体(III类功能以上河流(湖泊、水库),或保护区)的隧道,在隧道进出口及辅助坑道出口设置施工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放;为减小涉水施工对沱江水质的影响,在桥梁跨越河流河岸修建沉淀池,将围堰内的基坑排水、施工废水、泥浆抽排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钻孔。沉淀池废渣干化后运至弃渣场。桥梁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水体附近杂物,保证水流畅通。
⑤固废影响
加强建筑废料管理;对产生的建筑废料,要尽量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剩余建筑废料要及时清运,可送到当地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或作妥善处置;不宜长时间堆积,不得在建筑工地外擅自堆放,做到工序完工场地清洁。彻底清理拆迁及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撤离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或其它指定场所处置。
严禁在工地焚烧生活垃圾;对生活垃圾中有用成分先分类回收,确保资源不被浪费;采用固定的无害化公厕处理大小便,厨余等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并指定场所存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得混杂于弃土或回填土中;施工营地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2)运营期
运营期环境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本次工程建成运营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磁以及站段作业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等对沿线环境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①声环境影响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铁路噪声,营运期铁路沿线两侧声环境敏感较多,根据预测分析,营运期会对铁路沿线近距离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环保措施:针对沿线距离较近的集中居民区采取安装声屏障的措施减小铁路噪声的影响;对铁路沿线较为分散的居民点采取按照隔声窗措施。
②大气环境影响
本工程采用电力牵引,属于清洁能源,采用电能供应热水,不设置燃煤锅炉和燃油锅炉,本工程运营期不会对空气环境产生影响。
③水环境影响
运营期车站生活污水原则上优先考虑接入市政管网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无条件接入管网车站采用自建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固废影响
车站铁路职工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垃圾定点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成都铁路枢纽是铁道部指定的旅客列车垃圾集中投放点,旅客列车垃圾采用垃圾袋封装后交由成都铁路枢纽一收集,交由地方环卫部门集中清运。
⑤振动影响
运营期沿线敏感点的主要振源为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主要发生于列车走行时车轮与轨道的撞击,振动源强大小与轨道结构、列车运行速度、车种、轴重等因素直接相关。为减缓本工程对沿线地面和建筑物的干扰程度,结合预测评价与分析结果,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铁路振动的产生机理,在车辆类型、轨道构造、线路条件等方面进行减振设计,将降低轮轨接触产生的振动源强值,从根本上减轻铁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⑥电磁影响
工程完成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建议工程实施前对敏感点中可能受影响电视用户补偿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或卫星天线购置费。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工程建设虽然将会对所经区域的生态、水、气、声、振动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工程设计结合当地特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以及污染控制措施,报告书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工程施工和运营中,只要认真、全面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可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本次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的主要目的是在项目周围受影响范围内进行回访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主要事项如下:
(1)您对本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是否满意?
(2)您对本项目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做到达标排放是否满意?
(3)您认为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什么环境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全面?或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公众意见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书信等书面方式与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本次公示附报告书公示本,请查阅附件。
六、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028-85540736
电子邮箱:122138088@qq.com
联系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281号
(2)环评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051号)
联系人:蔡工
联系电话:17608005070
电子邮箱:1756548254@qq.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南街9号院1幢101~206
七、公示时间
自本公示日起,十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