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更换部件涉及9个系统,达24.2万余个
运行故障平均下降40%
苏州轨道交通集团6月21日发布消息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于2018年6月20日顺利完成了1号线全部25列电客车的首轮架修任务,比原计划提前1个多月,维修更换部件达24.2万余个,涉及空调、受电弓、车体、制动、转向架、车上电气、车下电气、车钩、车门等九大系统。由此,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电客车架修工作的地级市。
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电客车架修是指对运营年限达5年或运行里程达60万公里的电客车进行全方位深度拆解维修,以恢复电客车整体性能,达到符合运营标准。随着1号线电客车运营时间和里程数的不断增加,车辆部分设备正常磨耗及老化逐渐加深。为确保电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轨道集团自2013年开始布局1号线电客车架修工作,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开始1号线电客车架修工作。
在架修过程中,轨道集团从严把控生产安全质量,先后建立了8项安全管理制度、27项架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检修制度,并积极开展QC攻关活动,破解生产技术难题,有效促进了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针对运营时间逐渐压缩、电客车上线率提高的情况,为保证正线用车数量,轨道集团通过班组协同作业、工序及工位调整、维修手段优化等方式完善了12项工艺方法及流程,将原来5个综合工班优化调整为8个专业工班,提升了架修作业效率。技术人员介绍,首列车完成架修时用了80个工作日,此后逐渐提升到25个工作日/列车,效率提升了68.7%。与此同时,轨道集团抓好架修成本管控工作,仅制动、牵引、转向架3项系统周转件采购就节约成本约1541 万元。
据轨道集团测算,2017年5月前完成架修交付使用的10列电客车,运行1年来故障数较架修前1年内平均下降了40%。通过此次架修,轨道集团积累了架修生产组织、安全和质量把控、人员培训、物资管理及委外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据统计,单节车架修成本、维修周期等指标均在国内位于中上水平,为实现轨交电客车架修技术经验的“苏州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