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4时,在经过118天的检修后,在东莞2号线轨道上行驶了近60万公里的列车组装还原,恢复到新车出厂状态,重新驶上轨道,在晚高峰开始“执勤”。
从8月28日启动首列电客车架修工作以来,东莞市轨道公司顺利完成了车辆全方位深度维修、测试工作,这是全国第一例在首次运营线路中采用120公里/小时快线技术的车辆架修项目。随着规程的优化和市民出行需求的提升,轨道公司透露,从2019年1月1日起,2号线将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加上线列车,压缩行车间隔。
架修工序经过上万个步骤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5月27日开通运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至今已安全运营900多天了。根据国家《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当车辆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或者时间间隔达到5年时,就需要对车辆重要部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探伤、修理,并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测、调试及试验,以恢复车辆综合性能,达到规程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地铁列车的架修就是要对列车的各个配件逐一卸下来,逐一检查排查故障问题后再重新组装回去”,8月28日,地铁架修拉开序幕,这种列车达到60万公里或5年使用时间所需要进行的“大保养”,需要把列车零配件逐一拆卸下来后重装,确保车辆在“架修”完成后恢复到新车性能。据现场工程师介绍,完成整个架修工序要经过上万个步骤,耗时长达3个月左右。
12月24日下午,经过车辆技术人员为期118天的努力,首列电客车架修任务终于完成了。此次架修工作是全国第一例在首次运营线路中采用120公里/小时快线技术的车辆架修项目,整个项目涉及近万个工序,覆盖电子、电气、机械、通讯、无损检测等多个科学领域。项目执行过程中,市轨道公司克服人员和技术积累不足的困难,顺利完成了车辆全方位深度维修、测试工作,达到正线运营标准,为市民提供全新的服务。
随着架车机承载列车缓缓落下,中车浦镇公司代表李春广与东莞市轨道公司代表陈文胜向对方提交验收合格证明与交付钥匙,标志着东莞轨道交通首列电客车架修落成并交付使用。
三年内完成剩余电客车架修
东莞轨道交通首列电客车架修的落成,标志着东莞轨道交通地铁车辆检修水平迈入新阶段,对促进东莞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实现“打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维修行业标杆”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陈文胜说,今后,轨道公司通过架修工作,优化管理程序、积累架修技能,培育本土轨道交通人才,为东莞轨道交通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仪式上,东莞市轨道公司和中车浦镇公司对在首列电客车架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名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在充分肯定架修工作成果的同时,勉励员工通过架修工作,提升架修技能,建立自主架修能力。
接下来,东莞市轨道公司将总结首列车的架修工作经验,优化规程、工艺、验收、生产组织等标准,不断加强内部人才技能培养,完善架修技术定型,逐步实现电客车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维修,发挥架修工作最大经济效益。将利用近三年的时间完成剩余19列电客车的架修工作,确保每列电客车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广大市民服务。
做个汽车保养,花费在数百到数千元不等,而对地铁列车来个全方位的架修,所需的费用可不只多一点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架修一列地铁列车有上万个步骤,包括车门、空调、转向架等诸多核心配件都要逐一拆卸检修,光材料费就得花费三四百万元。
“后期自主完成架修的话,每一辆列车的架修材料成本在300万—400万元之间”,东莞市轨道公司副总经理胡文伟透露,地铁列车“大保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后期,东莞轨道公司将安排90名技术人员进行列车的架修工作,在不算人工费和技术成本的情况下,每辆列车的架修耗材成本就高达400万元。
下月起2号线迎来运能升级
从开通运营以来,地铁已经成了许多东莞人的首选出行方式。2018年11月24日,东莞地铁2号线总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达到10006万人次。随着出行需求的增加,地铁今后将增加班次,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东莞市轨道公司介绍,2018年客流量较2016年和2017年有显著增长,乘客拥挤度整体有显著提升,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表现尤为明显。为进一步缓解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客流压力,减少平峰期间乘客候车时间,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从2019年1月1日起,2号线将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加上线列车,压缩行车间隔,届时,市民候车时间将更短,出行更加便捷。
具体的安排为:高峰期间的行车间隔将由7分钟缩至6分钟,平峰期间的行车间隔将由9分钟压缩至8分钟,增加低峰期行车间隔9分钟,总体运能可提升8%;延长虎门火车站开往东莞火车站方向的列车服务时间,末班车时间由原来的22:30(工作日)及23:00(非工作日)均调整为23:05,东莞火车站开往虎门火车站的末班车仍然为22:30。
“这不仅更贴近市民出行需求,也更好地为虎门高铁站的旅客做好接驳,最后一班车都能坐上东莞地铁。”胡文伟说,包括节假日在内,地铁将视市民出行需求进行及时调整。